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叹友情的可贵。很久很久以前,当我年少的时候,就听我的老师说过(奇怪,以前老师讲的一些话到我现在还记得):“小学时期的友情是金、中学时期的友情是银、中学以后的友情是铜”。纯真的友情毕竟是珍贵的。
年纪越大的时候,生活圈子变小了,能有新认识的知心朋友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到最后,随着时空与生活环境的改变,就发现好朋友越来越少(故友减少联络,新知又没有增加) 。年轻人,趁年轻多认识一些朋友,不要对许多人都看不顺眼,因为年纪越大朋友会越少咯~
刘墉 《肯定自己》之《再看他一次》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龙虾与龙头》
文中作者让儿子去清理天沟,儿子最终辛苦地清除了天沟里的杂物、稀泥,还弄得一身狼狈。最后天沟终于疏通了,听着雨水流经天沟时发出的声响,儿子说了:“奇怪!从来没觉得流水的声音这么好听!”,作者回道:“因为它不再只是一条与你无关的天沟,而成为‘你的’天沟!那里你淋成落汤鸡,又弄得一身泥,换来的通畅!”。这让我想起了《小王子》里的小王子在走了7个星球……,他原以为自己种的那一朵玫瑰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不曾看过玫瑰,后来他来到地球,看到一大片的玫瑰园,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那棵玫瑰花没什么特别,失望极了,而后小狐狸解开他的心结使他明白了:只有和事物建立起关系,才会有感情,自己曾经灌溉、爱护它、付出心血才会觉得那样事物是和自己有“关系”的、有感情的。他对地球上那一大片的玫瑰园没感情,因为他不曾为它们灌溉,反而,小王子放不下的还是自己小小星球上的那一朵玫瑰,因为对他而言独一无二的玫瑰花就是自己为之付出的那一朵。
刘墉 《肯定自己》之《龙虾与龙头》
刘墉 《肯定自己》之《龙虾与龙头》
2010年10月4日星期一
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2010年9月26日星期日
2010年9月24日星期五
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2010年9月21日星期二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2010年9月18日星期六
《相信善良》

我常受到朋友专寄的电邮,都是一些受害人提醒朋友们诈骗集团使用的伎俩或是一些人因为心存善念却被不法之徒利用而遭殃的消息,读了之后只让人觉得人心险恶。我觉得那些利用人们的善心为非作歹或图一己之私的人,其罪孽实在是比一般罪犯更为深重。
在新加坡也发生几次慈善捐款的丑闻,慈善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滥用善款,把大众的善心当成是个人的提款机让自己过着奢侈的生活。这些人的罪除了司法上法律上给予他们惩戒外,我觉得他们比一般小偷抢匪的“罪”还要重,因为他们让千千万万的人觉得“善心”被利用,许多人很可能不再相信善良,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们关闭心中的善念,这种影响是不可测却也很深远的。社会善良风气因此被减了几分。所以即使他们接受了法律的制裁,我还是认为他们大大的伤害了社会大众,需要负起道德上的责任。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2010年9月15日星期三
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
《金色大厅里的小男孩》
有时常在想怎么样才能教出好教养的孩子?即使是教导自己的孩子,我都有些诚惶诚恐,担心他待人接物是否有礼,说到底,身教还是最重要的。
教书多年,一直对一位女学生的好教养印象深刻,她说话温文尔雅,举止端庄,待人客气(包括他的同学),很让人疼爱的一个孩子。虽然只教了他2个月,也不记得她的名字了,可她那可爱秀气的模样我仍然记得,如今她的岁数大约也二十好几了吧。
石熔 《金色大厅里的小男孩》
教书多年,一直对一位女学生的好教养印象深刻,她说话温文尔雅,举止端庄,待人客气(包括他的同学),很让人疼爱的一个孩子。虽然只教了他2个月,也不记得她的名字了,可她那可爱秀气的模样我仍然记得,如今她的岁数大约也二十好几了吧。
石熔 《金色大厅里的小男孩》
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
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谢谢阿姨》
这是一篇极短的文章,但作者的感叹与期盼真是让我心有戚戚焉(颇有同感)。
纯真的孩子对于长辈的一声“谢谢”总让人感动。这年头,对服务自己的人说谢谢的孩子不知道还有多少?有不少大人(父母)认为“我付钱,你服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干啥要谢?孩子当然也“继承”这种思维。也不知是谁发明的的一句话“顾客永远是对的”,我对此特别反感。更令人心寒的是我听过友人提过——有人也把这句话用在教育事业上,认为学生就是顾客,要好好的“服侍”(serve),因此有学生气焰嚣张的认为他是顾客,所以学校、老师都得提供“良好”的服务,不可对“顾客”无礼。师生关系如果真沦落到“顾客与商家”的关系,那真是可悲呀!
张晓风 《谢谢阿姨》
纯真的孩子对于长辈的一声“谢谢”总让人感动。这年头,对服务自己的人说谢谢的孩子不知道还有多少?有不少大人(父母)认为“我付钱,你服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干啥要谢?孩子当然也“继承”这种思维。也不知是谁发明的的一句话“顾客永远是对的”,我对此特别反感。更令人心寒的是我听过友人提过——有人也把这句话用在教育事业上,认为学生就是顾客,要好好的“服侍”(serve),因此有学生气焰嚣张的认为他是顾客,所以学校、老师都得提供“良好”的服务,不可对“顾客”无礼。师生关系如果真沦落到“顾客与商家”的关系,那真是可悲呀!
张晓风 《谢谢阿姨》
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2010年9月4日星期六
2010年9月2日星期四
《用时间与用金钱》
时间与金钱
一般人不会计较失去的时间,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不会因为浪费了时间以致耿耿于怀,但大部分的人却会因为掉了钱而心痛一阵子,因为大家虽然"知道"时间宝贵,但和金钱比较起来,后者则“实际”的多了,失去时间,短期内看不出有多大的损失,冲击力没那么大,失去金钱,马上就知道自己“损失”的是“多少”了。大概收入以分秒计算的人才更能体会失去时间等于失去金钱这句话的分量。
一心二用
许多学生常常“一心二用”(不专心),然后总说这是“multi-task”,看了这文章后我以后会说multi-task也必须看是什么事情,必须“配对”(看用在哪些事情上)得当才能节省时间的,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multi-task的,否则根本就是事倍功半,无法专心而一事无成哪!
刘墉 《超越自己》之《用时间与用金钱》
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
《拾荒梦》
中学读书时期很喜欢看三毛的作品,因为她“带”我到许多不曾到过的国家,在我那个没有电脑、电视不普及、家里没有电话(当时也还没有手机)的求学时期,阅读别人的经历似乎是唯一能“遨游”各国的机会,特别是沙漠异国文化最能让我啧啧称奇,心里羡慕得不得了。当时我觉得三毛是个独特有个性的“生活高手”,懂得随性过日子,有勇气挑战“常规”生活。可惜她最后却选择结束自己的人生,对于许多他的书迷而言,这实在是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
我能体会也颇能接受三毛所谓的从拾荒中得到的乐趣,相信那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补缀能力的自豪、“独具慧眼”的自豪、是“捡到宝”的窃喜,甚至是“救”了某样东西“一命”的欣慰吧,不知为什么,我没有拾荒的经验,但我相信自己是懂得那种乐趣的,这也许是因为当年我们生活的年代物资贫乏,许多事物都很珍惜,一张纸、一支笔、都不随便浪费的关系。还记得小时候,一颗橡胶种子可以自制成一件玩具,一小片椰子壳可以用碎玻璃磨成戒指,还有大姐和二姐玩了好几年再“传承”给我的玩具——两颗鹅卵石!这一些好不起眼的东西可是我的“童年玩伴”。当年我们家的玩具实在是少得可怜,尽管如此,一直到我们姐妹都长大了,我们对当年的“玩具”还记得一清二楚,偶尔谈起来时,还津津乐道呢!
三毛 《拾荒梦》
我能体会也颇能接受三毛所谓的从拾荒中得到的乐趣,相信那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补缀能力的自豪、“独具慧眼”的自豪、是“捡到宝”的窃喜,甚至是“救”了某样东西“一命”的欣慰吧,不知为什么,我没有拾荒的经验,但我相信自己是懂得那种乐趣的,这也许是因为当年我们生活的年代物资贫乏,许多事物都很珍惜,一张纸、一支笔、都不随便浪费的关系。还记得小时候,一颗橡胶种子可以自制成一件玩具,一小片椰子壳可以用碎玻璃磨成戒指,还有大姐和二姐玩了好几年再“传承”给我的玩具——两颗鹅卵石!这一些好不起眼的东西可是我的“童年玩伴”。当年我们家的玩具实在是少得可怜,尽管如此,一直到我们姐妹都长大了,我们对当年的“玩具”还记得一清二楚,偶尔谈起来时,还津津乐道呢!
三毛 《拾荒梦》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
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
2010年8月25日星期三
2010年8月24日星期二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
2010年8月2日星期一
《海豚湾》&《正负2度C》
《正负2度C》
那日在台湾的游览车上看了环保短片《正负2度C》,影片加插了台湾莫拉克风灾灾情形的片断,画面上播出灾民眼见家园在眼前倒下而哀嚎,再加上背景音乐《天顶的月娘》(台语歌)一播时,我禁不住泪盈满眶。即使在后来我播给学生们观看,同样的画面一再播放时,我还是觉得好想哭。环保课题不应只是其他受天然灾害的国家要关心的,我想即使是天然灾害很少的新加坡人民也应关心。但是,就像广东谚语所的“针不扎到肉不知道痛”,许多人难免有不是发生在我身上或不是发生在新加坡的,所以心里也许会暗说“还好……”、“那是在XX国发生的”,再不就是“全球暖化?那是以后的事,到时我都不知道还在不在?”。真要这样下去,不知“以后”到了的时侯,这个全球性的大问题还是否有挽回的余地?
《海豚湾》
很难想象“一小撮”的日本人能瞒天过海欺瞒得了数亿的日本人、数十亿的全球人口,杀害了无数海豚,再“转贴标签”让人们不知道那是海豚肉。第一次听到《海豚湾》这名称,还真觉得这是个美丽的名字,充满了浪漫情怀,还以为是某某人的“恋曲”发生地,但最后画面播出一大片血染的海豚湾,残酷的一面真让人觉得悲戚……。
那日在台湾的游览车上看了环保短片《正负2度C》,影片加插了台湾莫拉克风灾灾情形的片断,画面上播出灾民眼见家园在眼前倒下而哀嚎,再加上背景音乐《天顶的月娘》(台语歌)一播时,我禁不住泪盈满眶。即使在后来我播给学生们观看,同样的画面一再播放时,我还是觉得好想哭。环保课题不应只是其他受天然灾害的国家要关心的,我想即使是天然灾害很少的新加坡人民也应关心。但是,就像广东谚语所的“针不扎到肉不知道痛”,许多人难免有不是发生在我身上或不是发生在新加坡的,所以心里也许会暗说“还好……”、“那是在XX国发生的”,再不就是“全球暖化?那是以后的事,到时我都不知道还在不在?”。真要这样下去,不知“以后”到了的时侯,这个全球性的大问题还是否有挽回的余地?
《海豚湾》
很难想象“一小撮”的日本人能瞒天过海欺瞒得了数亿的日本人、数十亿的全球人口,杀害了无数海豚,再“转贴标签”让人们不知道那是海豚肉。第一次听到《海豚湾》这名称,还真觉得这是个美丽的名字,充满了浪漫情怀,还以为是某某人的“恋曲”发生地,但最后画面播出一大片血染的海豚湾,残酷的一面真让人觉得悲戚……。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台湾浸濡活动
回来了,我们从台湾回来了!
虽然这次读书会的学生参加台湾之旅的人数比我预期的少,让我有少许的失望,但仔细想想,其他学生虽不是读书会的但仍旧是德新的学生,所以还是觉得辛苦的争取、策划、筹备、安排仍然是值得的。从同学们的reflection booklet中得知他们从这趟旅程中有许多收获、开拓了视野,也更注意环保(“环保”这一项原本不是这趟行程安排的学习“目标”之一,但没想到无心插柳,学生在这趟旅行之后凭他们自己的细心观察与体验,看到了台湾人的环保意识,而了解了环保的重要,知道要做环保,这可谓是意外的收获了)这种种都抵消了我之前筹办此活动的所有辛劳、压力、烦恼,套句广播电台的电视广告台词:辛苦是辛苦,但为了学生(原台词是:听众)一切都是值得的!(没想到阅读学生们的reflection booklet竟是慰劳我的快乐泉源呀!)
“台湾是个宝岛”,这句话老早就听过了,但以前在台湾呆了5年,都感觉不到它“宝”在哪里?这次“久别重逢”,真要大声说一句的确是个“宝岛”!
很幸运的是这次的导游温先生是个热血青年,我猜他大概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民进党人吧?在游览车上他让我们观赏了《正负2°c》环保短片,影片中的一句话让我动容:爱地球,你可以做得更多!
和台湾比起来,我想我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有待加强,还有许多要努力的地方呀!大家加油吧!(从台湾回来后,我每次打包食物都好内疚,因为用了好多塑料袋,感觉很不环保,好像在造孽似的……)
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
做CIP,你有多积极、多踊跃?
有人说,本地学生做CIP(社区服务/公益活动)都是“被逼”的,都是应“学校要求”而做,不怎么积极。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你认为本地学生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CIP的呢?
(请参阅早报逗号第九期)
(请参阅早报逗号第九期)
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
订阅:
博文 (Atom)